摘要:配电室内温湿度等环境因素直接影响到室内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结合郑州配网配电室管理现状介绍了环境智能监控系统建设的可行性,详细阐述了系统试点建设方案。实践证明该方案实现了配电室运行环境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调节,提高了配电室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带来了良好的安全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配电室监控;动力环境监测;实时视频;远程控制
0引言
配电房是高、低压成套装置集中控制,接受和分配电能的场所,是城市配电网络的区域枢纽点,它遍布城市乡郊各处,具有点多、分布广的特点。以郑州城区现有的配电网规模为例,10kV配电线路1334条,其中联络线路1249条,单电源线路75条,线路长度5351.5公里。其中,10kV电缆线路长度3236.38公里,10kV架空线路长度2115.12公里,绝缘化率80.31%,(其中绝缘线长度1698.82公里、架空裸导线长度416.3公里),开闭所749座,配电房1582座,环网柜1248台,开关29306台,电缆分支箱385个,配电变压器10216台。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这个数字也会不断增长。如果依旧采用常规巡视方式,人工巡检进行管理和维护,既费时费工,又不能迅速反映运行状况和及时处理缺陷,难以完成安全、高质、可靠的供电服务。
在生产实际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室内运行环境——温湿度、SF6气体浓度、漏水等缺乏有效监管,如果室内运行环境长期不达标将严重危及开关设备的可靠运行和运维人员的安全。保证良好的运行环境,提高配电室运行可靠性,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郑州配网配电室管理现状
根据10kV配网相关建设,郑州地区配网配电室均要求配备空调、排风机,对处于地下或其他潮湿环境的要求加装除湿机、水泵,以保证室内温度、湿度和SF6。气体浓度等符合安全可靠运行标准。同时,每月对开闭所、配电室开展定期巡视,掌握设备运行情况和运行环境参数。
但是,由于配网点多面广,配网运维检修任务重,每月开展定期巡视的时间有限,平均每月每个配电室巡视到位仅一次有余,很难实时掌握各个开闭配电室的运行情况,运行环境监控措施不到位。
2运行配电室智能监控系统可行性分析
首先,建立智能监控系统可以实现运行环境实时在线监控,可远程控制配电房内空调等设备,及时调整各项环境参数,能够很好地达到期望值;其次,郑州城区各个配电室内空调、排风机、除湿机和水泵等各种环境控制设备齐全;另外,各个配电室电力通讯光纤均同步建设,通讯光纤均已敷设至各个配电室,通讯网络硬件基础较好。建立环境智能监控系统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并决定选取空港配电室试点建设。
3运行配电室智能监控系统建设
3.2确定系统建设方案
电科恒钛配电室智能监控系统采用分布式和模块化架构,系统分为站端设备和软件系统两部分。
(1)站端设备方案
站端设备以一个配电室为一个模块单元,在配电室内加装温湿度、液位、漏水以及SF。气体浓度等传感器,加装空调、水泵、排风机等设备的开关状态监测模块和控制模块。
每个配电室以一台辅助控制主机(物联网智能主机)为核心,接入温度、湿度、电缆沟水位和SF6。气体浓度等环境传感器,通过状态监测和控制模块实现空调、除湿机、水泵以及排风机的开关状态监测和远程控制等功能。